首页 > 成果快讯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地质图为城市建设和区域规划提供地质依据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 作者:苏晶文、姜月华 发布时间:2019-10-10

摘要:根据《全国地质环境图系编制技术要求》,在系统集成多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地质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地质评价和分区,编制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地质图,建立空间数据库及元数据。图件划定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地质分区,全面反映了岩土体地质环境条件和山区崩滑流地质灾害、平原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水土地球化学异常、江(海)岸稳定性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区域分布和发育特征,圈出了地质遗迹、地热、富硒土壤、滩涂资源等重要地质资源,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地质图可为城市建设和区域规划提供地质数据。

 

1.项目概况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地质图》是《中国地质环境图系》图件之一。成果归属于“重要地区地质环境图件编制”工作项目(2014年)、“典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调查评价”项目(2015年)和“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20162018年),所属工程为“国土资源利用与保护基础支撑”工程。该成果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承担完成。工作周期为20142018年。主要目标任务是全面总结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质环境条件、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类型、地质资源分布、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等内容,编制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地质图及中英文说明书。 

2.成果简介 

1)系统梳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质环境条件、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资源。①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形地貌明显两分,西部和西南部为山地丘陵地区,东部和东北部为平原地区,区域内广泛堆积松散土体,以埋深50m以浅的土体为主要工程地质层,根据土的粒度成分及物理力学性质划分黏性土和砂性土,并依据土体的工程地质层位划分为均一结构、双层结构和多层结构。岩体主要分布于江苏省的宁镇地区和太湖沿岸。②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溶塌陷、矿坑塌陷)、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软土、咸水分布、海岸侵蚀与淤积等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浙江中西部山区和宁栗丘陵地区,点多面广,分布分散,规模均为中小型。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包括采空塌陷和地面塌陷)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零星分布,主要分布在南京青龙山—汤山岩溶分布区和南京南部及浙江建德等地区的矿山开采区,杭州和余姚等岩溶分布区局部发育规模不大的岩溶塌陷。地面沉降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平原地区最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地政府对地面沉降的防控,地下水资源管理加强,地面沉降总体逐年趋缓,2010年度全区大部分地区年度沉降量小于10mm/a。随着地面沉降趋势的减缓,地裂缝活动性也渐趋减弱。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多地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异常,表层土壤受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影响,HgCd等元素存在局部城市区异常现象。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拥有绵长的长江内河岸线和海岸线,长江南北江岸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南岸稳定性好于北岸,北部海岸线主体属淤积型海岸,而侵蚀海岸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③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内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包括构造剖面、重要化石产地、重要岩矿石产地、岩土体地貌、水体地貌、构造地貌、火山地貌、海岸地貌、地质灾害9类地质遗迹和6个国家地质公园。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江苏和浙江地区,上海地区对深部地热资源尚未进行系统研究。长江三角洲全区深层土壤硒的含量在0.014~2.1μg/g,综合来看,太湖西岸地区(宜兴地区)拥有良好的富硒土壤资源。长江三角洲滩涂资源主要分布在江苏沿海、辐射沙脊区、杭州湾南岸、台州和温州的潮间带区域,初步统计,此类滩涂后备土地资源潜力区面积约为3024km2(约454万亩)。 

2)分区分类进行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易发性分区(图1)。以定性分析结合半定量分别对山区和平原区分别进行环境地质问题分区评价,圈划出环境地质问题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用普染色表示。山区以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结果进行分区,高易发区面积2713km2,主要分布于浙东南绍兴、金华、台州、丽水及浙西北杭州、衢州等地,苏南南京、镇江、无锡、常州等山地丘陵区。平原区以地面沉降易发性评价结果进行分区,高易发区面积4176.3km2,主要分布于上海市区及崇明区,江苏省南通东部,常州、无锡地区,浙江省嘉兴市北部和东部、宁波市区、台州市东部平原等地。 

3)图件编制注重时效性和实用性。根据《全国地质环境图系编制技术要求》,系统集成了多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地质成果,编制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地质图》(1750000)及说明书(中英文),图件以修编为主,图面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地质分区、地质环境条件、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类型、地质资源分布等内容,客观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年来环境地质调查和监测成果,体现了目前区域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的最新研究水平。在资料的遴选和图件编制时侧重实用性,突出体现区内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区域规律。 

4)建设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及元数据。按照《全国地质环境图系空间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完善了图件各图层要素的属性数据,建立了空间数据库;并根据《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DD2006-05)》的要求建立了图件的元数据。 

3.成果意义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产业规模最大的经济核心区,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日渐强大,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本次编图通过集成近15年以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境地质调查系列成果,反映了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类型、地质资源分布、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等内容。然而,环境地质问题是随着地质环境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而变化的,因此,对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将是持续的,通过持续性的调查和监测,掌握环境地质问题的变化趋势,对城市建设和区域规划提供更有效、更实时的地质数据和技术支撑。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苏晶文 姜月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