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单位动态

学科融合催化地质科技创新

皖江野外工作感悟

来源:中心团委 作者:史洪峰 发布时间:2020-08-12

随着单位工作重心的转移,本人于2019年从基础地质室转入城市地质室,从矿产调查团队进入城市群综合调查项目。在岗位变更之初,面对新的研究领域,内心忐忑不安,也给自己提出了若干问题:水工环工作如何入手?生态调查怎么开展?地质灾害问题如何研究?如何在新的岗位上做出科技创新工作?

通过在“皖江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组两年的工作,在项目成员的帮助下,我快速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并摸索出了地质科技创新的一点心得:学科融合是地质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在新的岗位上,以构造地质学为依托,我参与了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和水文地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尝试综合性地探讨各类地质问题,得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

首先是基于城市发展与工程建设需要的断层分类。通过工作认识到,断层影响城市发展与工程建设的主要属性为断层的裂隙系统,然而以往通过野外调查或遥感探测识别出的断层并不能精确反映裂隙系统特征。根据需要,将黄山地区断层分为愈合断层、遗留断层和活动断层。愈合断层是指裂隙系统已经发生愈合的断层,愈合机制为区域变质或热动力变质作用,该类断层有较为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但工程地质学意义不大;遗留断层是指地质历史时期发育的,至今裂隙系统依旧存在的断层,遗留断层对工程稳定性威胁较大,黄山地区遗留断层以印支期和燕山期断层为主;活动断层是指切穿第四系覆盖层,目前仍在活动的断层,对地质体工程稳定性和城市群形成巨大威胁,也是地震等地质灾害研究的重要对象,宜作为重点对象展开研究。

第二是黄山地区滑坡成因研究。黄山地区发育大量中小型滑坡,滑坡摧毁房屋、淤塞河流、掩盖农田,对人民生命安全形成巨大威胁。对于滑坡成因,以往多归结为天气、水文、地形地貌和人类活动等影响,很少能够深入地质构造进行详细研究。通过工作,认为以上因素为滑坡形成的外因,均为滑坡的触发因素,真正导致滑坡形成的内因为地质条件,包括断层、蚀变破碎带、脆性破碎带、区域变质带、风化软弱层等。例如断层成因的滑坡,断层的空间展布规律控制了滑坡展布规律,断层规模影响滑坡规模。

第三是导水构造研究。导水的核心构造为构造裂隙系统。通常认为,张性断层导水,压剪性断层不导水。通过研究认为,黄山地区断层多为复式断层,断层导水性需要重新界定。断层为发生过错动的裂隙,由于有无历史错动对导水关系不大,因此将断层纳入裂隙系统进行综合讨论。裂隙分为张裂隙和剪裂隙,由于张裂隙规模较小,而剪裂隙均为闭合裂隙,二者导水性均较差。通过研究,优质导水构造为张裂隙叠加在剪裂隙之上的复合裂隙系统,既具备了张裂隙的开口较大的特征,又继承了剪裂隙规模大、延伸远的特点,该成果指导了溪头镇自流井的理论框架。

以上是我在近两年来参与综合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感悟。认识到学科融合的重要性,是建立在不断实践和思考基础上获得的灵感。如何深化学科融合,如何加快成果转化是下一步工作的目标。面对着世界政治、经济体制的大洗盘,地质行业势必要顺势而为,强化地质科技创新,不断去莠存良,才能在浪潮中屹立不倒。在当前形势下,新时代地质青年只有心怀“芝兰当道,不得不锄”的决心,秉持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的热心,践行“马行千里,不洗尘沙”的恒心,才能将地质事业不断推上新高度。

黄山地区导水构造素描图

 

黄山地区断层型滑坡素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