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单位动态

南京地调中心参加第十六届全国矿床会议

来源:矿产地质室、美洲和大洋洲地质调查合作中心 作者:范飞鹏、周延、肖凡、姚春彦 发布时间:2023-04-18

3月31日-4月3日,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第十六届全国矿床会议在太原举办,此次会议主题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高等院校及地勘单位等300余家单位,1800多名与会专家及代表参会。会议共设置33个专题分会场,主要聚焦矿床前沿成矿理论、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发展形势、国内战略性矿产找矿进展、矿产勘查开发、找矿方法技术与应用、岩矿测试、人工大数据智能预测等方面。

南京地调中心高度重视此次会议,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参会,并受多位专题召集人邀请作学术报告。邢光福研究员作了“华东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与找矿的思考”。王天刚作了“美洲大洋洲地区新能源矿产时空分布与成矿规律”,范飞鹏作了“福建德化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成因矿物特征及找矿意义”,周延作了“福建政和金矿集区短波红外光谱蚀变填图—对矿床成因及勘查的指示”,肖凡作了“华东地区矿产地质志研编与找矿建议”,张红亮作了“基于多元数据的红外光谱蚀变矿物填图技术研究与找矿应用”主题报告。会议还收录了中心青年学者各类学术论文摘要10余篇。

华东地区是环太平洋成矿域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铜、金等矿产找矿潜力巨大,但深部找矿难度大,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南京地调中心围绕铜、金等紧缺型矿产,在武夷山成矿带开展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典型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勘查等方面的研究,重点对浙江平阳-苍南、福建政和-建瓯、德化-尤溪-永泰、上杭等地区开展了系统的高光谱找矿预测研究,同时充分发挥高光谱地质仪器研发的技术优势,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通过此次会议,中心充分展示了矿产地质调查和勘查技术方法研究的新成果,与国内专家学者就华东地区成矿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将进一步促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华东地区实施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