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队伍建设 > 人才队伍 >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
博士/博士后,正高级工程师,江苏省自然资源专家、江苏省海域(海岛)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库专家、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专家库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专家、地灾评估论证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长期在宁波、南京、南通、杭州、南昌、广州、武汉、成都等中国主要城市、江苏沿江、江苏沿海、长江三角洲、福建、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中国东部和长江经济带等地区从事生态环境地学调查评价与研究工作。参与主持编制《华东地区自然重砂综合研究》《江苏洋口港地区海岸带地质》《中国典型城市环境地质图集》《Research on Soil Carbon storages and storage changes in Yangtze Delta region,China》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多目标地球化学图集(长江三角洲地区)》等著作,有助于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地质地球化学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剖析了福建长汀、宁化等地水土流失成因地质规律,构建五种岩性的水土流失地质成因模型,创新建立南方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并成功应用;探索形成基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的农用地等级调整、土地适宜性、土地价值和土地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初步确定农用地级别修正性资源因素、利用因素和经济因素分值,以及面向农田和有林地的土地价值调整系数,划分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田土地适宜性等级单元以及土地地球化学综合风险区、镉风险区和碘氟风险区;地学角度创新评价了长江经济带盐穴油气储库建设的可行性;编制了潮间带地质环境调查技术要求,首次建立了江苏洋口毗邻海域三维浅地层结构和工程地质结构,研判了海岸侵淤、海平面上升、大河变迁和人地交互关系对海岸带演变的影响,为江苏沿海重大工程建设、地质安全防控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地学支撑。参与和组织编制《广州武汉成都三地区生态地球化学预警报告》《关于支撑服务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地质调查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长汀县水土流失精准治理深层治理 完善方案》《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地质调查报告》《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有关重大地质问题》等成果获中央及部省级领导批示11次。
公开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著作9部。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等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