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中巴新三方完成巴布亚新几内亚野外联合考察工作

来源::境外地质室 发布时间:2024-12-05

为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产资源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南京地调中心签订的合作协议,推动环太平洋地区成矿作用对比研究工作,20241122-1129日,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产资源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南京地调中心三方联合开展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世界级铜矿奥克泰迪矿床的野外考察工作。

奥克泰迪铜金矿床为斑岩-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央造山带中部,属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矿业公司,矿床铜金属储量595万吨、金储量518吨,矿山开采始于1984年,原计划将于2013年关闭,随着矿山深部及周边陆续发现了同等规模的斑岩-夕卡岩型铜金矿化,矿山寿命不断得以延长。本次联合考察组系统考察了矿床的成矿系统,对主要成矿岩体、斑岩型铜矿化、夕卡岩矿化等不同矿化部位进行了采样,后续将对本次所采样品进行实验分析,以促进三方在环太平洋斑岩-夕卡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对比研究工作。在考察过程中,还与矿山就开展矿山岩心的红外光谱蚀变矿物学研究达成了一致意见。

本次野外考察由南京地调中心境外地质室、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产资源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三方技术人员共同开展,考察期间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矿业公司提供了野外工作支持。 

矿山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