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联合栖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栖霞区社科联、尧化规划和自然资源所以及栖霞山管理处赴南京栖霞山开展了“世界地球日”主题地质科普研学活动。20余名中小学生跟随南京地调中心科普团队,沿着“始皇临江处—天开岩—青锋剑—千佛岩—明征君碑”路线,用脚步丈量地质变迁,用科学解读人文传奇,在山水古迹中开启了一场跨时空对话。
研学首站始于始皇临江处。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南京地调中心副总工程师蒋仁为大家介绍了栖霞山的地质背景和地质演化过程。行至天开岩,科普团队成员讲解了栖霞灰岩和中国地质学奠基人李四光先生对宁镇山脉的研究,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教会了同学们如何辨别栖霞灰岩,并引导大家认识岩石面上历代文人题刻,寻找风化面腕足、珊瑚、海百合茎、䗴化石,观察后期溶蚀形成的溶洞及其充填物。沿着路线,大家还学习到形似利剑的“青锋剑”其实就是燧石结核,千佛岩的红色砂岩由于其岩性特征为隋唐时期石窟雕刻提供天然画布,明征君碑的碑材为灰岩,碑表面梅花状斑纹均是海百合茎和中国孔珊瑚化石,有22000多个。
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讲解和互动实践相结合的沉浸式学习,青少年们感受沧海桑田的变化,引发关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讨论,体会到保护地质遗迹的重要性。此次地质科普研学不仅宣传了“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弘扬了科学家精神,也为青少年播下探索地球奥秘的种子。
拟稿:项红莉 审稿:于俊杰 核稿:徐振宇
讲解栖霞山的地质演化
教小朋友们认识岩面上的化石
地质科普研学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