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推进

首页 > 业务推进 > 矿产地质与能源地质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经经研究员来中心开展学术交流

来源:矿产地质室、科技处、人事处 发布时间:2024-08-20

816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朱经经研究员应邀来南京地调中心开展学术交流,并以“斑岩铜矿研究进展与找矿案例浅析”为题作学术报告。朱经经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斑岩型铜矿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国内外具体找矿实例讲解了斑岩型铜矿野外识别标志及有效勘查技术方法。

此次学术交流是积极落实南京地调中心与中科院地化所战略合作协议的具体举措,矿产地质室、美洲和大洋洲地质调查合作中心、基础地质室、火山地质室等30余位技术人员参会,并与朱经经研究员进行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表示,将围绕东南沿海火山岩区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铜金成矿系统及深部找矿预测等关键地质问题,深化双方交流合作,推进联合攻关,携手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贡献更大力量。 

朱经经介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获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曾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劳伦森大学开展博士后工作,2019年回国并入选中科院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B类,2022年获得国家基金委优青项目资助。主要从事斑岩铜矿成矿作用与预测、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火成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在矿床学领域EGMDOGR等重要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被SCI引用近1400次。

 

朱经经研究员作学术报告 

朱经经研究员与参会技术人员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