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思想汇报

发布时间:2015-03-31

龚鋆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以1961年新中国出现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背景,讲述周恩来总理到革命老区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昼夜与当地村民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观看过影片感恩感动之余,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并且对中国共产党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当国家大范围出现饥荒,庄稼颗粒无收的时候,在毛主席亲自率领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奔赴祖国各地,深入到最基层进行社会调查,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调整相关政策,为人民解决最基本的吃饭问题;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领工作人员与群众全力抢救地瓜苗;让秘书找来马车运水,减少人力运水的辛苦;周总理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及时纠正了历史错误,停办了公共食堂。这一个个真实感人的镜头,让我切身体会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密切联系群众、置身于群众之中,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具体体现,是“见不得百姓吃苦、容不下百姓忧愁,老百姓的事再小也要挂心头”思想的展现。

二、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影片中,周总理初到伯延的时候,当地百姓为了不给国家添忧,不让毛主席心里添堵,企图善意隐瞒真实情况,周总理抱着“只要有一个问题不清楚,我就不会离开”的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通过亲自走访当地村民家里了解实际情况、与村民做朋友等方式,深入彻底了解出现的问题,真诚地与群众交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最终让大家都说出了心里话,将思想意见都反映出来。周总理与毛主席通话后,向大家宣布:“大食堂还要不要办下去,伯延人民自己说了算!”这种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调查研究正是共产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尊重民情民意的务实求真精神的表现,共产党真心关心群众,真实了解群众的意愿,务实的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

三、勇于担当的勇气与睿智

影片中,当看到由于中央政策的偏差给群众带来的困难,伯延人民喝树叶糊糊吃代窝窝头的艰难生活,周总理眼里闪动着泪光,面对饥饿中的伯延公社百姓,沉重地说:“是我这个总理没有当好啊,老百姓的生活出了问题,是我的责任啊!”当群众说出大食堂的种种弊端,说出村干部作风的各种问题时,村干部的第一反应是羞愧认错和反思改正,周总理严肃认真地处理了公共食堂问题。这既体现了共产党勇于自省并积极改正的担当精神,也是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

周总理在伯延同乡亲们一起捧着糊糊吃窝头,一起下地插白薯秧,深入调研为人民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这正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务实、清廉”的生动诠释。影片全部使用平视的角度拍摄,展示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与人民的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鱼水之情,真实地表现党和国家领导人不在人民之上、不在人民之外,就在人民之中的亲密近人的伟大形象,生动刻画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拥护爱戴共产党的深厚感情。

自古以来,无数的王朝兴衰无不在揭示一个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我相信,共产党只要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就能做到坚如磐石。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的启迪,我更加坚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我要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并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通过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通过学习优秀党员的模范事迹,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实际行动,来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